长龙一家亲,帮扶心连心。2024年是长沙市对口帮扶湘西州龙山县30周年,也是雨花区对口帮扶龙山县石牌镇的第7年。雨花区派出帮扶工作队员共4批10人,投入对口帮扶资金9300万元,助推石牌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有力保障。金秋时节,记者驱车前往龙山县石牌镇,看大灵山下产业之花如何绽放。
雨花石牌深情相拥
湘西州龙山县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沈从文先生曾到此地感叹“那个地方真美”。从2017年起,雨花区与龙山县石牌镇结对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助推石牌镇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8月,雨花区驻龙山县石牌镇第四任对口帮扶工作队(简称:雨花区驻石牌帮扶队)握紧“接力棒”,开启新一轮对口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做到帮扶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最终,雨花区驻石牌帮扶队经过前期调研走访,反复探讨沟通,最终确定“1+N”的帮扶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一核心目标,推进N个乡村振兴项目落地。
百合花开说丰年
龙山县石牌镇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区域,东靠大灵山,西接梁山界,是全国“一村一品(百合)示范镇”,素有“中国百合之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龙山百合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每年9月正是龙山百合上市时节,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记者走进石牌镇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十多位村民正动作麻利地剥着百合。然而,龙山百合产业仍面临着一个发展“硬伤”,即百合连作障碍。
所谓连作障碍,即受土传病害、土壤养分失调、植物自身的自毒作用等影响,农作物在同一片土地连续种植后产量和品质都会有所下降。如何破解这一困局?
雨花区驻石牌帮扶队从省内请来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合种植农户采用规模化、标准化方法,并总结出适合当地的百合栽培技术,形成区域标准加以推广。同时,帮扶队还在雨花区跳马镇打造长沙市首个百亩龙山百合种植基地,让龙田百合香飘雨花,助力两地农民达产增收。如今,雨花区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加强偏远村组的人居环境整治和村组道路硬化,打造以桂英村、上母村、石牌集镇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和最美集镇,百合成为石牌镇特色支柱产业。
“我们经济来源都是卖百合,每家每户都是盖新楼房,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里拍照打卡,成为了一个新的风景线,村民的口袋也是鼓了起来。自从解决土壤治理和其他一些连作障碍的问题,使卷丹百合获得了很大的收入。”石牌镇上母村百合种植大户张光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条果利河由北至南穿流而过,石牌镇百合种植面积3万余亩,建立百合专业合作社43家、百合加工企业23家,年产量3万吨,产值9亿元;润肺安神的碧玉百合化身石牌振兴的定心良药,“百合之乡”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雨花援建产业园
一斤百合鲜果,在市场上大约能卖到40多元;一盒只有150克的百合干,却能卖出上百元的价钱。如何提高百合的“含金量”,成了另一个关键课题。百合,能加工成多少种产品?
就在几年前,山海农牧还是个只有办公室的初创企业,正在寻求发展机遇。此时,雨花区驻石牌帮扶队经过深入调研,决定投资500多万元,建立石牌镇产业园区,引进湖南省山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龙山县桂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园区。
山海农牧有了1200平方米的厂房,将车间、仓储、展厅等一一配齐,公司发展效能进一步提升。石牌镇产业园成为龙山县唯一一个集加工、仓储、冷藏、包装、物流、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百合产业园。记者在石牌镇产业园山海农牧的产品展示区看到,百合干片、百合养生茶、百合面条等,一系列百合产品整齐陈列。
“我们的百合产品走俏,远销全国,供不应求。”湖南省山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剪清贵介绍,公司发展迅速,陆续推出了“莲子”“茯苓”“枸杞”等产品,均受市场好评。
石牌镇因地制宜以此为依托,采取“村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发展百合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该镇百合产值5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300余户,突破100万元的有150余户,村集体经济增收达百万元。
“乱泥湖”上菌菇香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抵达石牌镇桃兴村,只见高山上香菇长势喜人。
石牌镇桃兴村,又名“乱泥湖”,地处海拔1300多米的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村。原来这里曾经也有几十户人家,近百人口,但是现在大部分村民都已经搬迁到山下,或者城里定居,山上仅剩下3户。
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