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多版报道聚焦雨花区。
从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攻克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到鸿鹏航空动力集团以“汽改航”发动机赋能低空经济,再到湖南严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机器视觉技术拓展机器人应用,雨花先进制造硬实力频频出彩;高桥大市场涌动的中非经贸合作热潮,更展现了对外开放的崭新活力。
雨花区锚定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崛起征程中书写制造提质、开放赋能的精彩答卷!
NEW
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 2025-11-04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提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进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作为原材料的精线不断进入一体化多工位冷镦成型机,另一边直径24毫米的螺丝钉半成品则以每分钟65个的速度被吐出。
这些看似普通的零部件在工业领域被称为紧固件,是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内部连接不可或缺的“工业之盐”。申亿精密董事长王凯波介绍,为了配套当地不断取得突破的制造业,公司持续在材料、模具、热处理工艺和在线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实现了中国制造大型工程设备回转支承连接螺栓等关键产品的国产替代。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背靠湖南深厚的制造业集群资源,我们将继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打造绿色、智慧、标准的精密零部件现代化工厂标杆,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当好‘底座’。”王凯波说。
原文链接
http://mrdx.cn/h5/mrdx/content/20251104/Articel01003GN.htm
小物件、大作为
从零部件“向新”看湖南制造业提质升级
( 2025-11-04 ) 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创五项“世界第一”的狮子洋大桥……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精密零部件的企业,为这些“大国重器”“超级工程”供应紧固件——老百姓常说的“螺丝钉”。
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企业研发生产了一系列世界“最大”“最重”的工程机械,对紧固件的场景化、精密化有突出需求。“我们紧紧围绕客户需求谋发展,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前沿突破,紧固件的研发也被带入无人区,我们也成长为‘小巨人’企业。”申亿精密负责人王凯波介绍,经过不懈努力,申亿精密帮助湖南重点工程机械企业实现了各类紧固件的国产替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提法让多位企业家倍感振奋。记者近日在湖南采访时看到,一批“小而美”制造企业在专业赛道瞄准“专精特新”发力,依托国内完整的产业链探索先进制造,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鸿鹏航空动力集团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工厂内,一台台活塞发动机整齐排列,这是由成熟汽车动力适航改造而来的航空发动机,服务于低空飞行器。2025年4月,这家工厂投用,目前已实现订单交付。“低空载重无人机应用方兴未艾,低成本、适航是我们的两大核心竞争力。”鸿鹏航空生产售后部负责人张华介绍,“汽改航”技术有效降低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旗下D160重油活塞发动机已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适航认证,同时也正在申请中国民航局(CAAC)适航认证。落实全会提出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精神,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受访企业频频提到三个关键词:创新研发、产业链和高质量。在湖南严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一台工业机器人正在对一块海绵钛测试自动剥离工艺。“包括机械臂在内的大部分部件依托产业链供应,我们专注发挥机器视觉、工业夹具和系统集成优势,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公司副总工程师庄云恩介绍,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技术核心优势,落实全会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精神,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
“制造业中,紧固件应用极其广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不可或缺。”王凯波说,依靠合作和自主研发,申亿精密的供货名单上增加了汽车行业和路桥行业客户,如与钢企合作研发的耐候钢铆钉,实现了铆钉高耐蚀性、高精度、高强度、高韧性的优势突破,成功应用于狮子洋大桥工程。
小小“螺丝钉”能紧密连接工程机械关键环节,一台发动机能点燃低空经济“强引擎”,机器视觉技术的进步拓展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零部件越做越精,既是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更是先进制造业迈向高端、智能的生动注脚。
原文链接
http://mrdx.cn/h5/mrdx/content/20251104/Articel04001GN.htm
让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 2025-11-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积极拓展开放新空间
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五五”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专章部署,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
岳麓山下,湘江之畔,跨越山海的友谊与合作正在书写。
坦桑尼亚腰果、赞比亚琥珀石、几内亚非洲鼓……走进位于湖南长沙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琳琅满目的非洲好物和扑面而来的非洲元素,无不让人感受到中非贸易的火热。
从舌尖的丰富滋味到指尖的宝石璀璨,一件件进入中国市场的非洲商品成为开放中国的生动注脚。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周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