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雨花区工业软件及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合作共建签约现场。
雨花区融媒体中心3月11日讯(记者 陈静 通讯员 郝丽霞)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为了把在疫情期间失去的时间和落下的进度补回来,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雨花区迅速落实各级决策部署,正式拉开“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百日竞赛帷幕。3月10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到雨花调研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并见证工业软件及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授牌及12个项目签约。
12个项目签约,雨花经开区开响百日竞赛第一枪
活动现场,中软国际蜂巢互联、广东隆深、固高科技、圣麦登(Semantum Oy Ltd.)、光彩凯宜、广东仨联、赛诺梵科、微埃智能等14家单位共谋发展,签约的12个项目,涵盖了工业软件、5G基建、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装备六大类型,将极大地促进工业软件与智能机器人装备深度融合。
雨花经开区是全省唯一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大族激光是亚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激光设备企业,汇川技术则是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签约,三方强强联手,共建工业软件研究院项目,致力于产品设计数据管理、智能智造生产线系统、智能售后服务系统、工业物联网系统的软件和软件平台,以及软硬件集成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行业标准软件化、工艺流程软件化、应用场景软件化的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5G是新基建的七大重点工程和方向之一。签约项目中,中国电信、胜翔智创与雨花经开区三方共建5G智慧园区建设项目,重点打造智能工厂、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无人机执法等一批技术领先的应用场景,实现无人监控、无人执勤等项目的落地。
此前,可孚智能医疗装备产业新基地、中机申亿检验检测及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等三大项目完成签约,预计总投资约45亿元。
1亿政策大礼包,雨花经开区“基地+政策”快速布局
雨花经开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比亚迪集乘用车、客车、卡车及专用车等产线最齐全的新能源战略基地,是全省唯一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主导产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传感器)的特色产业,打造工业软件和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雨花经开区有基础、有条件、有底蕴、有机遇,可谓是水到渠成。
“用软件兴工,让智造有芯。”这是雨花经开区响应市委、市政府“长沙软件产业再出发”号召,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坚定选择!长沙市雨花工业软件及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500亩,聚焦引进一批工业软件及智能机器人装备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项目加速落地形成集聚,推进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活动现场,雨花经开区对外发布了《促进工业软件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关于加快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行动计划》从聚焦规模扩大,加快内培外引等五个方面的15条举措,预计到2022年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工业软件及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基地。
蓝图已绘就,雨花经开区打出组合拳——1个亿的政策“大礼包”,从壮大本土企业、外引骨干企业等八个方面精心培育和浇灌,对企业的入驻、研发、示范应用、人才招引、标准建设、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全流程予以全方位保障支持。
据了解,雨花经开区2020年将铺排重大项目83个,预计将完成年度投资115亿元以上。园区复工企业达710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人数达15000余人,员工返岗率99.8%,产能恢复率99.6%,24个工地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加速推进。
敲响战鼓,雨花区五个竞赛组抢速开战
活动现场,基地主体工程同步启动建设,数十台挖掘机闻令起舞,机声轰鸣,在雨花这片沃土上播下又一轮希望的火种。这只是雨花区吹响集结号,全区上下全面抢速,开展实施“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行动的一个缩影。
本次竞赛,雨花区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攻方向,以三大片区开发为重点,以创新破难为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调度生产要素,在全区分5个竞赛组,在工业发展、项目建设、服务业升级、外贸拓展以及电网“630攻坚”等多个领域,展开一场比学赶超的区域“擂台赛”。
为了确保任务圆满完成,雨花区成立了“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百日竞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服务组、竞赛目标考评工作组、要素保障组三个组。领导小组对活动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汇总、一周一通报,对收集反馈的问题分层分类交办督办,逐个逐项“销号”。各牵头责任领导实行一事一落实、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的工作调度机制。
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