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症下药 严肃整治“黑作坊”

来源:雨花区新闻网 作者:谢铁罗 编辑:周哲文 2013-07-09 11:04:22
—分享—

  雨花区新闻网7月8日讯(通讯员 谢铁罗)今年以来,雨花亭街道下大力气就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小作坊进行集中清查、摸底、核实、整治,共排查和取缔4家“黑作坊”,发现其最大特点就是“见不得光”,在选址、经营者、交通和销售等方面具有极其相同之处:

  一是选址专挑监管“软肋”。如,街道整治、取缔的“黑作坊”主要集中在井塘村马家冲组和自然村螺丝塘组等临时搭建房或未拆迁的空置房中,这些房屋地点隐蔽,是行政监管的薄弱点。

  二是经营者多为外地人。这些“黑作坊”所在地绝大多数处于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待开发的地区,为逃避监管责任,经营者多为外地人,常常这里做几天那里干几天,没有固定场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流动性。

  三是交通注重便利。虽然为躲避监管,“黑作坊”选址较隐蔽,但也重点选择那些靠近交通主干道或农贸市场的区域落脚,以便于出售地下加工食品。如,街道在井塘村取缔的猪血“黑作坊”、私屠宰场就靠近香樟路和新星小区菜市场;在自然村取缔的2家豆腐“黑作坊”就靠近树木岭路和树木岭、正圆2个农贸市场。

  四是销售有固定渠道。由于生产成本较低,销售利润较大,“黑作坊”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且“送货上门”,其主要供货点多为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个体零售点、小区马路边菜摊以及小型饭店、大排档和单位食堂等。

  针对“黑作坊”的特征,街道采取了“四大举措”严肃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小作坊,取得较好效果。

  一是强化领导,层层把关。街道成立专项整治“黑作坊”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街道、机关办(所)、社区(筹委会)等相关人员组成,各级各负其责、各尽其责。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各社区(筹委会)与街道签订责任书,社区内物业公司或村里各组与社区、筹委会签订责任书,实现层层紧扣,层层管理的局面。

  二是构建体系,共享资源。街道构建了“上级反馈—街道检查—社区巡检—居民举报—企业汇报”五级防控工作网络,加强各个环节信息点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及时共享。

  三是广泛宣传,群治群防。街道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定期在人流密集的街道口或社区广场进行宣传教育、知识讲座和展板展示,引导居民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四是鼓励举报,重拳整治。在各社区、筹委会、农贸市场、小区门口等明显地方张贴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社区居民关注并举报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小作坊和经营不合格食品的门店,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问题单位。

来源:雨花区新闻网

作者:谢铁罗

编辑:周哲文

阅读下一篇

返回长沙·雨花首页
飞梦雨花
雨花发布
雨花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