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晶 实习生邓旺强 长沙报道 一家几代住在不到30平方米的筒子楼里,长重职工做梦都想着要逃离筒子楼,而现在,他们多年的住房梦终于要圆了。9月29日,长沙市城区最大国有工矿棚改保障性住房项目——长重棚改项目安置房开工建设。两年后,长重社区1054户近4000名居民将告别工矿棚户区,搬入新房。
30平米的房子里挤着四口人
“没有厨房,没有厕所,经常漏水。”长重的老职工张爹爹说,他一家四口人已经在这筒子楼里住了20多年。
据了解,长重许多职工自进入原长沙重型机器厂工作以来,一直住在上世纪50、60年代建的筒子楼内。这些住房大都已超过使用年限,老化破损现象十分严重。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家庭人口不断增加,有的甚至三代同堂,十多口人挤在一室,一住就是几十年。告别窄小的简易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是长重职工几代人的梦想。
筹资4.6亿建设安置房1054套
“我们长重厂,是一家国有破产已久的改制企业,基础设施老化,职工住房条件比较困难。”张爹爹回忆,两年前,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一行来长重看望职工们,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2010年3月,在调研时陈润儿叮嘱在场的市直领导,一定要解决好长重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通过专题调研,长沙市确定对长重社区进行插花式有机棚改。长沙市国资委采取多种方式筹资4.6亿元,将在原地上建起总建筑面积共7万多平米的安置房,长重住房困难家庭搬入功能齐全的新居愿望即将实现。此次共将建设安置房1054套,户型为两室一厅。面积包括55平米、65平米、70平米几种。
长沙3年启动25个工矿棚改项目
自2010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工矿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国有工矿棚改任务。据长沙市安居办介绍,三年来,全市共启动了25个工矿棚改项目,改造6287户近29.01万平方米。目前,已有5172工厂一期、丝茅冲、高果糖厂、铜官陶瓷、七宝山硫铁矿等国有工矿棚改项目完成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5000多套,改造面积为22万多平方米。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周哲文